首頁 » 【醫病同行、決策共享】凱旋醫院《導入AI醫療&長效守護》翻轉思覺失調症

【醫病同行、決策共享】凱旋醫院《導入AI醫療&長效守護》翻轉思覺失調症

by 主流新聞網
                           153 人看過此則新聞

【記者 周志杰/報導】

高雄街頭,一名中年男子阿華(化名)推著滿滿回收物的推車,口中喃喃自語、眼神警戒,曾讓不少民眾繞道而行。誰都不知道,他其實患有思覺失調症,長期陷在幻聽、被害妄想的世界裡。直到一場與人衝突的事件,他被警方送往醫院,才揭開真相。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醫療團隊,確認阿華的病情後,立刻啟動第二代長效針劑治療,加上職能與心理復健。短短幾個月,昔日的「街頭怪人」,如今能在安置機構正常生活、做簡單工作,甚至開始主動與人對話。

大腦不是中邪,是生病了!

思覺失調症,很多人以為是「中邪」或「精神不正常」,但醫師強調,這是大腦神經傳導出現異常的疾病,症狀包括幻聽、妄想、情緒暴躁,嚴重時會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一旦延誤治療,病情反覆發作,大腦會永久受損,甚至造成病友與家人一輩子的痛苦。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與英國《Maudsley處方指引》,第二代長效針劑已被列為首次發作病友的第一線治療,國際建議住院時就能直接轉換,並持續施打,避免復發。

台灣健保「專款政策」,卻用得太少!

健保署從2022年開始推出「長效針劑專款政策」,直接編預算補助醫院使用,目的就是消除經濟障礙,讓病友從一開始就能用到長效針劑。但最新健保資料顯示,全國使用率只有20%,遠低於歐美國家的40至60%。換句話說,很多病友該用沒用,錯過了最佳穩定病情的時機。

反觀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政策上路後全力推動,2024年整體長效針劑使用率達33.2%,第二代比例更比政策前大增70%。幾乎與國際標準接軌。

臨床數據揭密:復發率大降,醫療成本砍半!

長效針劑的好處,用數據說話:

1.再住院率降低12%至20%

2.病人一年平均少住院25天

3.醫療支出下降46%

更重要的是,使用長效針劑的病友,重返學校或職場的比例,明顯高於口服藥病友。對病人來說,不只是病情穩定,而是能夠重新融入社會,找回人生節奏。

AI智慧輔助,確保治療不中斷

傳統口服藥治療,最大問題是病友常忘記或拒絕吃藥。凱旋醫院引進AI智能醫療機器人,能自動引導病友從診間到藥局與注射站,全程不中斷,還能即時追蹤施打狀況。結果立竿見影:

1.施打成功率100%

2.護理人員每天省下130至325分鐘人力

3.每年減少18萬克碳排放

4.對人力吃緊的醫院與長照機構來說,這是省錢、省時、省力的三贏方案。

阿華的翻身故事

劉潤謙醫師回憶,第一次見到阿華時,他衣衫破爛、神情混亂、全身散發刺鼻氣味,讓人不敢靠近。但經過幾個月長效針劑治療,加上團隊的心理與職能輔導,他能正常吃飯、洗澡,甚至協助機構做簡單工作,精神狀態判若兩人。

「如果早點治療,他或許不用在街頭流浪多年。」劉醫師感嘆,病情惡化的每一天,都是在消耗病友的人生。

迷思打破!思覺失調症不可忽視的真相

不少人以為精神疾病是懦弱或人格缺陷,殊不知思覺失調症是一種需要長期醫療與社會支持的慢性病。未接受適當治療,患者容易反覆發作,失去工作能力、家庭支持,甚至淪為社會邊緣人。

政府與醫界提醒,早期識別病徵並積極介入,是減輕疾病負擔、恢復功能的關鍵。長效針劑讓病人免於每日服藥的麻煩,降低忘藥或拒藥導致的復發風險。

醫療、長照攜手合作 守護社區穩定

醫療團隊強調,除了用藥之外,心理治療與職能復健不可或缺。長照機構與社區資源的結合,能提供病友更完整的生活支持,從飲食、衛生、社交到就業輔導,環環相扣。

醫院呼籲長照從業人員積極配合醫療,掌握病友用藥時程及行為異常變化,及時回報,防止病情惡化導致緊急送醫。

三大族群必看!行動指南

一、隱患病者與家屬:

1.出現幻聽、妄想、異常情緒,應及早就醫診斷。

2.不可自行停藥,長效針劑治療需要持續。

3.積極參與心理及社會復健,幫助生活自理。

二、醫療同業:

1.推廣長效針劑初期使用與轉換,降低復發率。

2.利用科技工具輔助管理,減少人力負擔。

3.建立跨科室團隊,提升整體照護品質。

三、長照機構與從業人員:

1.確保病友按時接受注射,避免漏打。

2.提供適合病友的社交及工作環境。

3.留意病友情緒行為異常,及早通報。

不只是出院,而是回到生活

思覺失調症不再是禁忌話題,不是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標籤。高雄凱旋醫院周煌智院長強調,若能在正確時機使用長效針劑,搭配良好醫病關係、心理與社會功能復健,將能協助思覺失調症病友找回生活節奏,重建與世界的連結。呼籲大眾正視思覺失調症,鼓勵病友勇敢就醫並持續治療,在醫療進展與政策資源的加持下,期盼未來有更多病友走出疾病陰霾,重拾美好人生。

每位像阿華一樣的病友,背後是醫療團隊日復一日的堅持與努力,是政策支持的暖流,也是社會接納的橋樑。只有凝聚三方力量,才能真正守護這群被忽略的弱勢,讓他們不再被遺忘於街頭巷尾。

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蔡景宏主任表示,長效針劑的優勢在於可提升服藥順從性、減少忘記吃藥或拒絕服藥的狀況。國際研究證實,住院時若及早使用長效針劑,以及在出院後持續使用長效針劑,可降低12%的再住院率。另一項研究更發現,每三個月一次的長效針劑相較每個月一針的長效針劑或口服藥,明顯增加病患的治療維持率,且病人轉換至長效針劑後,就學就業的比例也明顯上升,增加了患者回歸社會的可能性。

凱旋醫院成人精神科劉潤謙醫師表示,前述化名的思覺失調症病友「阿華」,很多人只看到他外表奇裝異服,沒想到他其實是病人,是可以被幫助、被治療、被改變的。而阿華在醫療團隊介入後,歷經診斷、住院、心理治療、長效針劑注射與生活技能訓練,如今已在安置機構穩定生活,且一步步返回社區,貢獻一己所能。

 

您也許會感興趣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