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警鐘長鳴、力挽狂瀾】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北上公益旅程,以真實體驗、以行動詮釋

【警鐘長鳴、力挽狂瀾】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北上公益旅程,以真實體驗、以行動詮釋

by 主流新聞網
                           131 人看過此則新聞

【記者  周志杰 /嘉義、彰化隨行報導】

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北上彰化 深入矯正現場、體驗反毒情境、典禮演出全曝光

高雄市少年觀護慈愛協會於日前11/14(五)由創會長暨反毒主席江森煇率隊,集結 50 位幹部、志工及準會員北上彰化,參與第22屆金舵獎暨旭青獎典禮。不同於一般觀禮行程,此次安排兼具矯正教育、反毒識能與公益表演三大面向,從台南明德外役矯正機構,到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中心,再到金舵獎頒獎典禮,可說是「一趟用行動深化少年保護意義」的公益之旅。

《直擊矯正機構現場,揭開更生真實日常》

團隊第一站來到明德外役矯正機構,由莊典獄長親自接待,帶領參訪受刑人在羊舍的實際作業。餵養、清潔、維護環境,全都由受刑人親手完成。許多年輕志工直呼「第一次真的看見受刑人努力復歸的日常」,強調這比任何教科書更具衝擊。

典獄長特別說明,外役矯正的核心是「恢復自律、重建責任」,讓受刑人藉由工作找回生活節奏。協會創會長江森煇更表示,青少年若能從實地觀察中理解「改變不是口號,而是每一天的選擇」,便是此趟參訪最大的收穫。

《還原毒品誘惑現場,走進中正大學反毒模擬教室》

第二站前往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中心,兩大沉浸式場景讓所有成員大開眼界:

  • 夜店、酒店場景: 模擬年輕人面臨毒品誘導的瞬間壓力。
  • 羈押環境場景: 直接體驗觸法後的心理與空間壓迫。

志工們手拿各式擬真毒品模型學習辨識方法,不少人驚訝指出「毒品外觀太多變,難怪青少年一不小心就誤觸」。現場講師也透過真實案例指出,臺灣毒品型態近年更新快速,青少年防毒教育亟需增加「情境感」才能真正有效。

江森煇強調,協會未來將把這樣的沉浸式教學帶回校園與社區,讓反毒不只「講」,更要「看得見、感受得到」。

 

 

《金舵獎舞台掌聲不斷,高雄志工演藝震撼開場》

下午抵達金舵獎典禮,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一口氣端出兩組志工表演團隊,引爆全場:

  • 綺莉藝術表演團 —— 以柔美舞姿呈現青春力量
  • 東隆宮國術舞蹈團 —— 以剛勁拳法展現傳統文化韻味

觀禮來賓多次鼓掌,直呼「完全看不出來全是志工團隊!」不僅展現協會深耕文化的實力,也象徵青少年在正向學習與生活重建中的多元發展。

江森煇創會長受訪時表示,此次北上不是「走走看看」,而是一次結合理論、現場及文化呈現的深度公益行程。他強調,協會將持續推動:

  • 校園與社區反毒宣導
  • 青少年犯罪預防
  • 家庭支持與親職教育
  • 陪伴弱勢與高風險青少年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每一個可能迷惘的孩子,都能在社會上找到可以扶持他前行的一雙手。」

把握預防契機,為下一代打造更安全的成長路

從矯正機構到反毒教室,再到金舵獎舞台,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的北上行程濃縮了「教育、陪伴與希望」。面對青少年毒品問題與犯罪風險日趨多變,協會透過實地參訪、情境教學與文化呈現,讓志工與青年看見「預防勝於治療」,也看見只要願意伸出手,社會就能變得更安全、更溫暖。

您也許會感興趣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