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亞太共融、台灣引領】亞太童軍領袖會議高雄盛大開幕

【亞太共融、台灣引領】亞太童軍領袖會議高雄盛大開幕

by 主流新聞網
                           147 人看過此則新聞

【記者 周志杰  于海燕 報導】

今天10/12(日)下午,睽違36年再度回到臺灣的「第28屆亞太童軍領袖會議(2025 APSC)」於高雄展覽館盛大揭幕。來自全球逾 50 個國家與地區的童軍領袖代表、總計超過 700 人,共襄盛會。開幕主題訂為「童心協力,亞太共融,跟世界交朋友,臺灣先行」,象徵臺灣作為橋梁與推手的角色再度顯現。

本屆大會除典禮致詞與文化演出外,也將展開一連串論壇、展覽與互動體驗,聚焦青少年領導力、永續發展、跨國交流與數位創新,是一場跨文化、跨世代的國際童軍盛事。

高雄主場願景臺灣再出發,童軍精神與城市力量相映

開幕典禮由寶來國中原住民合唱團以悠揚的歌聲揭開序幕,現場音符中交織著文化與情感。國際童軍領袖如世界童軍委員會主席 Daniel Corsen、副主席 Simon Rhee 以及世界總部秘書長 David Berg 等人蒞臨,一同見證此一區域童軍運動盛事。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理事長高國倫在致詞時提到,雖然疫情期間活動改為線上,但童軍的熱情從未熄滅。本屆在臺灣舉辦,對提升臺灣在國際童軍圈的能見度至關重要。未來三年 Triennium Plan 的議程、亞太區委員會選舉與決定主辦國等重大議題,皆將在本會議中推動。

高雄市長陳其邁在致詞中則從城市轉型脈絡切入:高雄從過往的重工業城市,轉換為兼具文化、科技與自然的港都,他指出童軍精神中的服務、環保、團隊合作,正是城市文明向下扎根的價值底蘊。他也邀請所有與會貴賓利用會期之餘深入走訪高雄各角落,感受城市蛻變的能量。

總統賴清德亦發來賀電,期盼透過此會議將臺灣多元共融的精神帶向世界平台,讓國際理解臺灣青年的活力與台灣推動國際合作的決心。

此外,為讓社會大眾能夠參與並理解童軍運動,中華民國童軍總會在會場內設有對外開放展覽區,包含「亞太各國童軍文物展」、「中華民國童軍文物館」、「DIY 體驗館」、「城市探索旅行」等專區,搭配 VR 元宇宙互動教材,藉由創新技術與實體展演,拉近童軍與普羅大眾的連結。

論壇與實務從青年領導力到永續童軍策略

在開幕翌日與會期中,本次大會安排一系列專題論壇與工作坊,議題橫跨聯合國 SDGs(永續發展目標)、Safe from Harm(免於傷害)、數位科技與元宇宙應用、跨國文化共融、青少年領導力培育等。與會領袖期許這些討論能成為未來亞太區童軍運動的方向標。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會議積極融入創新展示與體驗元素。VR 虛擬教材、AI 輔助互動、元宇宙平台與實體展館相結合,讓與會者可以在虛擬情境中進行任務體驗,或以科技方式重現童軍歷史場景。臺灣團隊特別開發的 EWova 教育元

此外,大會也鼓勵各國代表在交流中分享本地童軍推動策略與教育現場實務,包括如何在偏鄉地區執行童軍活動、跨文化合作、資源匱乏地區的培訓方式、童軍教材本地化等。透過這些案例分享,與會者不只是聆聽,更在彼此間構建可落地的合作模式。在場外的交流展區則充滿活力:從校服翻轉計畫的環保設計、童軍創意繪本與手作工作坊、互動拍貼機、集點闖關活動,到各國文物展示,都成為與會者與民眾互動的橋梁。每位參與者都可以透過遊戲與體驗,進一步理解童軍運動的核心價值。

這樣的結合,使本次會議不止是一場政策與論壇的高峰,也是一場感官與實踐交錯的盛宴,讓童軍精神、教育理念與創新技術在臺灣落地。

世紀重逢與未來動能臺灣童軍的角色定位

本屆會議對臺灣具有象徵意義。自1989 年後首次承辦亞太童軍領袖會議,再次讓國際童軍的目光落於臺灣。這不只是榮譽,更是一場提升臺灣童軍運動實力與國際互動的平台。

在這樣的國際舞台上,臺灣童軍擔起「橋梁角色」的壓力與機會。從展示創新的 XR 教材、生態體驗教育、環保設計,到跨文化交流與青少年領導力研習,臺灣展示已具備整合科技、文化與教育的潛力。若順利延續、深化這樣的能力,未來可成為亞太童軍運動強有力的一極。

另一方面,各地童軍組織也被期許借勢而上。他們應視這次盛會為契機,強化自身教材本地化、科技應用能力、國際視野訓練,以及社區連結力。每個童軍團、有意報名的青年與家長,都有機會在這樣的平台上被看見。

最後,這場為期六天的會議不僅屬於童軍領袖,也屬於整個社會。邀請民眾免費進場體驗、透過文物展與互動區域參與,是一種教育下沉與文化普及的實踐。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是一場貼近國際、貼近孩童、也貼近未來的盛會。

國際交流、走向世界》從韌性城市高雄出發

第28屆亞太童軍領袖會議在高雄揭幕,是臺灣童軍運動在國際舞台上的一次重返與亮相。這場盛會不只是政策討論的平台,更是科技、文化、教育與國際交流交織的體驗場。對有志參與童軍運動的青年與家庭而言,這是一個了解國際童軍脈動的機會、一個注入技術與創意的窗口、一個尋找志同道合夥伴的聚場。未來,若臺灣能持續承接這樣的國際能量與地方實踐,將有機會在亞太童軍圈中扮演更關鍵角色,也讓臺灣年輕世代在全球舞台上拓展更深影響力。

您也許會感興趣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