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志杰 于海燕 報導】
《締造心靈守護網 鹽續情勢勢攜手同行》
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壓力頻增的當代社會,心理健康早已不再是少數人的議題,而是每一位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於 10 月 21 日,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在高雄市正式宣布成立 鹽埕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服務範圍涵蓋鹽埕、鼓山、旗津與三民等四大行政區。此中心為全市第六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亦標誌著配合 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110–114 年)於高雄市的社區心理衛生據點建置正式達陣。開幕當日以「鹽續心力.埕愛同行」為主題,邀請社區居民、里長、民意代表與民間團體共襄盛舉,藉由揭牌典禮傳遞「在地就近、心理守護」的社區價值。中央與地方攜手出擊,亦呼應心理健康服務從醫療體系延伸進社區、從少數專業轉為大眾可及的願景。
《建構據點》打造社區心理服務網「近在咫尺」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政府規劃於5 年內投入逾 407 億元、人力約 9,821 名,並將以「每33 萬人口設置一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為目標,沈實落實社區心理服務佈局。高市從早期已成立苓雅、鳳山、岡山、林園、杉林五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至今鹽埕區的設立完成了原定第六處布建,讓高市的心理服務網絡更趨完整。
鹽埕區中心設址於鹽埕區中正四路274號3樓,鄰近捷運與輕軌交通節點,服務區域便利、交通便捷。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亦指出,該中心投入心理衛生社工、精神病人社區關懷訪視員、自殺關懷訪視員、護理師、職能治療師、臨床/諮商心理師及心理輔導員等多元專業人力。在揭牌儀式上,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柏熹 指出,該中心的成立是一項「中央與地方攜手推動心理衛生服務的重要成果」,強調從資源整合、專業投入到「社區 + 心理健康」的落實,是心理支持從高牆內走向我們隔壁的里弄。
《服務模式與核心使命》心靈好厝邊 全齡朋友同行
鹽埕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以「鹽續心力.埕愛同行」為服務標語,強調「陪伴在地、守護心理、攜手同行」三大面向。服務項目包括心理諮商、藥物衛教、個案資源媒合與轉介、自殺防治等,為社區居民提供可近性高、專業搭配的心理支持。此外,中心已於 114 年度推出「心靈好厝邊」系列社區講座,「至關重藥─藥物團體」、「訂製合適的倚靠─親密人際互動團體」、「鹽趣時光─社區適應團體」等多元團體活動,目的在強化居民心理韌性、提升生活幸福感。
在運作模式上,中心強調「社區為據點、跨域合作為手段」:包括社政、醫療、警政、民間團體的跨專業協作。衛生局局長 黃志中 表示,市民在現代生活壓力下更須心理支持,「讓社會資源在社區近距離、貼近日常,才是真正的落落地」。從整體政策觀察,此中心的成立代表「心理健康由醫院轉至社區、從被動等候轉為主動關懷」轉型,而完整的社區心理系統亦是強化社會安全網的重要一環。
《綜合效益與展望》心網織密 社區共好新里程
鹽埕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成立,不僅填補高雄市心理服務的地理空白,更象徵心理健康進入地方治理、成為社區日常的一環。透過易近、可近的服務據點,打破過去「心理諮商難進入」的印象,促成「當我覺得不對勁,旁邊就有可以靠的地方」的社會氛圍。從政策端觀察,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明訂「補強精神衛生社區體系與社區支持服務」,將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作為「前線守門人」,瞄準憂鬱、自殺、精神困境與高風險族群。然而,落實在地化還有挑戰:民眾是否願意主動走入中心、警惕對心理服務的污名化依然存在、專業人力是否足夠跨域運作、資源轉介的流程是否順暢。未來高雄市需要從「知覺可近」提升至「習慣可用」,並讓心理健康不僅是一場活動,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衛生局表示,今後將以「鹽續心力.埕愛同行」為核心理念,推展更多創新方案與社區共創活動,期待居民從「被守護」感受轉變為「共參與、共創造」動力。藉由中心的落地,高雄市在社會安全網的布建上邁出堅實一步。
鹽埕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服務項目:心理諮商、藥物衛教、個案資源媒合與轉介、自殺防治等
▸地址:803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4號3樓
▸電話:07-5210122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遇國定假日休息)08:00-12:00、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