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多元創新、扶持躍進】高市勞工局助身障築夢成真

【多元創新、扶持躍進】高市勞工局助身障築夢成真

by 主流新聞網
                           127 人看過此則新聞

【記者 周志杰 報導】

在這金秋時節,當白露已過、寒蟬始鳴、風中帶著微涼的氣息,高雄市勞工局(以下簡稱勞工局)於10 月18日午後,在交通樞紐—高雄火車站地下一樓南側廣場,隆重舉辦本年度「深愛築夢 創業市集」壓軸場。活動主打「身心障礙者創業」與「社會共融」,透過美食、文創、親子互動、音樂饗宴等多元的串聯方式,邀請市民一同見證障礙者堅持夢想、突破界限、勇敢築夢的軌跡。這場活動不僅是一場市集,更是一場展現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的實踐平台。

      

      

活動現場熱鬧滾滾、歡聲雷動

市集現場不僅擺設來自多家身心障礙者與社福團體設攤的美食與文創商品,更結合親子闖關、萬聖節幼兒走秀、耳機摸彩、動物園聯名手作皮件限量好禮等多項免費互動活動,吸引許多家庭、市民朋友大手牽小手前來共襄盛舉。值得一提的是市集晚間更上演高規格音樂饗宴:邀請國際知名的十鼓擊樂團、星空鋼琴手李尚軒、視障歌手朱禹豪、以及舞蹈劇團滯留島舞蹈劇團輪番登臺,既讓參與者在市集逛攤的同時也享受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高質感音樂盛宴。

       

開場儀式由勞工局局長江健興親自主持,並邀請各社福團體、工會組織代表、觀光大使「高雄熊」共襄盛舉。江局長致詞時指出,自112年起這項「深愛築夢創業市集」已邁入第三年,目的在深化身障平權理念、鼓勵身心障礙朋友突破障礙、勇敢築夢。這場市集不僅呈現創意與熱鬧,更傳遞「看見身障者努力、給予支持」的社會訊息。當日現場可見長長人潮、家長牽著孩童參與闖關、社福攤位前熱絡的交流情形──一旁仿佛有無形的能量在流動:社會對身心障礙創業支持的洪流,正悄然集結。

        

創業者亮點與挑戰從「技藝」到「市場」的跨越

在這場市集中,有幾個特別值得一提的創業團體與亮點,亦可窺見其背後所承受的挑戰與機遇。首先,參與市集的「雄愛幸福手作坊」由綠植花藝商品應用佈置班的身障學員組成,在職訓師的協助與建議下,分工合作、將所學應用於永生花藝品與天然精油玫瑰花造型皂的製作中。這不僅是一項美學創作,也是一種技術與團隊運作的展現。新聞指出:「一朵朵生命鮮活的永生花藝品…展現學員們的真功夫」。其次,「天使之翼志工隊」為博愛職業技能訓練中心所屬,特別展售手工中國結創作小物。該俱志工程家振指出,「一直以來身障者就業展售管道比較狹窄,能夠透過創業市集展示身障者創作商品,對於身障文創工作者來說,有非常大的幫助」。

           

此外,「高雄市脊髓損傷者成功之家」的傷友帶來手工精油香皂與文創商品,社工王莉鈴表示:「身障者就業不易,非典型的就業型態對於傷友來說,是很重要的就業管道,透過課程教導創業理論,再帶領至市集進行實際展售,是最好的實踐」。但這一路并非平坦無礙。報導中指出,身心障礙者在就業—尤其是創業—常面臨管道窄、品牌辨識度低、資源欠缺等挑戰。

本次市集的優先錄取機制也特別標示:攤商需以身心障礙者、其家屬、社福團體及辦理身心障礙職訓專班為優先。未滿額才開放予一般民眾參與。這充分說明:打造創業平台、拓展就業管道,是背後刻意經營的方向。

市集提供的不只是「擺攤」的機會,而是「從訓練 → 製作 → 市場接軌」的完整鏈條。對創作者而言,這是一場從技巧變現、從無聲變有聲、從邊陲走向主流的蛻變契機。市民朋友的參與,既是對產品的認可,也是對創作者努力的肯定。

《共好社會的再造之路》政策脈絡與未來展望

背後推動這場活動的,是高雄市政府的「公平城市、社會共好」施政理念。江健興局長在開場致詞中即明言:市長陳其邁非常重視身心障礙者與弱勢族群的照顧,「深愛築夢創業市集」便是勞工局深化身障平權概念的具體落實。自112年起已連續辦理至今,市集邁入第3年,也意味著政策從起步、累積到規模化階段。活動公告亦指出,每場次預計招募約40家攤商(美食20家/文創20家),以身心障礙者為優先錄取對象。此一明確配額機制,顯示主辦方以「量化優先」方式,保障真正身心障礙創作者的參與機會。

政策的核心在於「創業不是孤島」。勞工局指出,未來將採「更多元、創新」方式,加強協助身心障礙者培育就業實力、展現高品質創作才華,並呼籲市民持續以實際行動支持。這意味著:市集非一次性活動,而是長期建構「就業/創業生態鏈」的一環。

從政策角度觀察,此平台的成功可轉化為三大效益:

一、提升身障者的市場能見度與品牌辨識;

二、促進社會大眾對身障創業的理解與參與;

三、建構城市在社會福利與經濟發展間的共贏模式。未來可考量延伸:配合數位市集、線上平台、品牌合作、長期通路,真正讓身障創業者從「擺攤」走向「自主經營」。此外,地點選在人流集中、交通便捷的高鐵/鐵路樞紐,亦是一項策略部署,有效提升能見度與參與市民數。

然而,仍有提升空間。例如:如何讓市集之外的「後續支援」更持續?如何讓創作者的作品從一次性行銷轉為品牌化、商品化?如何進一步連結企業資源、科技輔具、智慧行銷,減少其創業阻礙?這些皆為下一階段政策須思考之處。

當午後陽光透過站外天窗灑落於高雄火車站地下廣場,市集攤位亮起、音樂響起、孩子在親子闖關區穿梭、父母於美食之家停下、身心障礙創作者笑臉迎人那一刻,不只是市集的熱鬧,更是一股「看見、尊重與支持」的社會力量在聚集。

夢想起飛》共好、共創

「深愛築夢創業市集」透過場域、活動與政策三條線合力,讓身障創業者從訓練、製作、展示到市場接軌,有一條明確的路徑。同時,也提醒我們:創業不只是經濟行為,更是一種參與社會、實踐自我價值的方式。

未來,當這樣的平台越來越多,當社會越來越習慣於「身障創業是常態而非例外」的觀念,那麼,這座城市與這群創作者將一同書寫一段屬於「共好、共創、夢想起飛」的篇章。

您也許會感興趣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