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孫健萍呼籲鄭麗文:深刻推動五項黨改,迎來重返執政的發展機遇

孫健萍呼籲鄭麗文:深刻推動五項黨改,迎來重返執政的發展機遇

by 主流新聞網
                           127 人看過此則新聞

【記者 周志杰 報導】

中國國民黨主席六雄爭霸,選舉結果出爐,新任黨主席鄭麗文以過半數選。

勝選,成為第二位女性黨主席;媒體詢問鄭麗文勝選原因為何?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孫健萍受訪時表示,鄭麗文的勝選改變往昔的黨內選舉經驗,勝選原因大致有五,包括:

    一、「世代交替」呼聲高於「穩健領航」

有別於郝龍斌市長標榜豐富的從政經驗與耀眼的政績,能夠帶領全黨、穩健領航;基層黨員普遍更希望中國國民黨能夠進行「世代交替」,以大破大立、徹底改造。青睞「世代交替」的黨員起初對鄭麗文與羅智強的支持,不分軒輊;隨著鄭麗文的聲勢漸長,部分支持「世代交替」的黨員開始出現選票位移的現象。

    二、「反建制派」集結衝破「建制高牆」

「既得利益者」隱然結盟的刻板印象,促使基層黨員集中選票,投給最強的「反建制派」青壯候選人—鄭麗文,以破除「建制派」持續壟斷權位的疑慮;因此,不論深藍軍系、抑或本土藍社群,「平民」對抗「權貴」階層意識發酵,全面激化基層拉下「建制派」的投票動力。

    三、操作「中共介選」議題引發反感

「建制派」先是質疑鄭麗文出身綠營外獨會,政治血統不純,後又遽轉為「親中」立場,且「紅統」立場對2026年選舉不利;繼而又質疑鄭麗文大罷免助講領取車馬費、勸進郭台銘參選總統等議題,但效果有限。最後操作「中共介選」議題,還獲得國安局長蔡明彥「證實」,引發藍營基層過度操作的反感,「反建制派」選票全面快速集中、位移的態勢更為明顯。

    四、派系動員意願不高且各自站隊

有別於以往,地方派系在繳費截止日前,往往會動員大批黨員補繳黨費的慣例,今年即便延長補繳黨費期限,黨費繳交情況卻仍出奇冷清;正、副議長聯誼會往昔通常採取一致立場,這次首見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新竹市議會議長許修睿、南投縣議會副議長潘一全等「跳車」倒戈支持鄭麗文。

    五、只回應不攻擊,符合愛黨基層的「氣口」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與攻擊,鄭麗文採取只回應、不攻擊,與羅智強一樣,沒在黨內選舉對其他候選同志進行「刀刀見骨」的攻擊,兩位青壯世代的表現節制且厚道,符合愛黨基層寬厚待人的「氣口」。

孫健萍樂觀地表示,相信五位參選同志會秉持對黨的熱愛與使命,共同樹立優質民主的典範,真誠團結並全力襄助鄭麗文;不過,鄭麗文只有12天的交接期,就必須無縫上任,因此,必須展現海納百川、用人唯才的襟懷,全面重用具理想性、缺乏背景的青壯世代進入各級黨務系統打拚,以一新國人耳目、展現重返執政的勝選氣象。建議鄭主席聚焦五項黨務改革面向,才能讓本黨成為選民抉擇時的「好蘋果」:

    重建政治論述

本黨在兩蔣時代相當重視理念論述,之後逐漸不談理念與宏觀願景,只談派系實力及抽象口號,失去了對重大議題與核心價值的論述能力以及主導社會議題的能力。本黨必須重建扎實的政治論述,找回靈魂與號召人心的能力。

本黨應設立直屬黨主席的「公共論述復興小組」,發展「三民主義」的時代性論述,喚回黨魂、黨德,精煉深化「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主張,以效法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等先賢前瞻規劃國家發展方向的襟懷與眼光,提出綜觀的、「中間偏左」的產業、經濟、勞動與社會政策,重視社會公義、關注勞動權益與環境永續、確立「助強扶弱」的產業政策,逐步號召知識藍、青年、中間選民與淺綠的認同,擴大支持群體。

在台灣內部,本黨應找回重建推動台灣正常發展的動力,和民進黨競爭;在兩岸,要和共產黨比民主人權的「制度」;在全球,要擴大台灣的軟實力。

    追求「世代共融」壯大草根組織

(一)黨中央未來將強化22縣市及海外黨務組織的經營,增加挹注資源至縣(市)

層級黨部,並實質挹注黨務資源至鄉、鎮、市、區層級黨部組織,健全區分部、里級組織、小組運作。

(二)將勞工委員會、客家委員會、農民委員會、漁民委員會從任務型委員會升格為組發會下的勞工黨部、客家黨部、農民黨部、漁民黨部,並增設知識青年黨部,全面擴大本黨支持基礎。

    「集體領導」破除「主席一言堂」

黨主席的任務是回歸民主、廣開言路、集思廣益,精煉論述與政策;因此,健全全國黨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議、中央常務委員會議職能,讓各級「選任職」同志能強化參與各級黨務組織的運作。

本黨必須一改過去黨主席「乾綱獨斷」的「一言堂」指令型領導,轉變為協調式領導,立刻成立「2026與2028重返執政對策小組」。過去喬出來的做法不能服人,只會製造分裂,無法團結;想要勝選,總統及各級公職人員候選人的言行、理想性、政黨形象、政策論述、社會氛圍缺一不可,未來所有提名人選都應以公平、公正、公開及科學可驗證的「初選」方式產生,而非動輒「徵召」,應在初選階段找出最可能勝選的人選,以民主正當性整合所有的力量。

「2026與2028重返執政對策小組」及組發會明年(2026年)農曆年前,就應公告2026年「九合一選舉」初選辦法;2027年農曆年前,就應公告2028年「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初選辦法。讓有意參選同志能有充分的經營與佈局的時間,選民有充分認識參選者的時間,破除以往密室協協商、因人設事、以私害公的做法,全黨團結在制度與理念之下,支持群眾才會重燃打拼的希望與熱情。

    「清新政治」取代「親信政治」

本黨政治文化必須徹底優化,必須革除以金錢作為衡量選戰能力的偏差做法,要比民進黨更加雷厲風行地斬斷黑金貪腐的汙濁之風,以一新國人耳目,拉抬低迷的政黨支持度。並應積極主導政策議題,而非跟隨民進黨的腳步疲於應付。唯有深切改革,才能發揮強大的制衡力量,台灣的民主政治才能避免因民進黨一黨獨大,而迅速腐化、崩解。

要找回所有的支持者,必須走入群眾,用心聆聽基層心聲、積極回應人民真實的需求與感受,黨的發展才可大可久。

    五、強化「平民參政」、為國培育棟樑

國家屬於全體人民,不專屬於少數菁英,本黨誕生壯大於平民活力,衰弱於權貴醬缸文化,應該透過理念論述與具體實踐,重返平民活力,與平常百姓同呼吸、通聲息,才能吸收群眾的力量,重新壯大,再起風雲。因此,本黨在政治人才的甄補,必須廣納各方政治人才,落實「選拔、訓練、任用」,唯有讓全黨團結在扎實感人的理念、公正公平的制度與機會、務實有序的歷練,才能擴大青壯世代的政治支持基礎。

孫健萍最後表示,期許鄭麗文主席效法孫中山、孫運璿「無私為公、一心為民」的襟懷,展現高度理想性、使命感與實踐力,以「破壞式創新」的勇氣,推動黨內「第三次革命」,實現五大黨務改革方向,讓本黨振衰起敝、煥發全新的生命力,以爭取人民的認同,維持並擴大2026年地方執政版圖,進而在2028年重返執政,讓中華民國再次輝煌!

 

您也許會感興趣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