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換我們與災害的故事: 「與博物館對話:未來防災專題探索」導覽活動

交換我們與災害的故事: 「與博物館對話:未來防災專題探索」導覽活動

by 主流新聞網
                           120 人看過此則新聞

【記者 于海燕 報導】

在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日益加劇的當下,我們不僅需學習如何防範與應對災害,更應透過理解災害背後人與土地的故事,進一步思考:我們應以何種態度與環境共處、與風險共生。為引導大眾深入思考防災與生活的連結,農業部農村發展及 水土保持署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共同舉辦「與博物館對話:未來防災專題探索」導覽活動,透過走進莫拉克風災紀念廳,引發對災害歷史的理解與對未來的想像,在故事中重新理解人與災害的關係。

 

本活動將自即日起至 12 月,每週六下午 3 時,在北館 6 F「希望・未來—莫拉克風災紀念廳」辦理定專題探索及導覽活動。每場次主題各異,以繪本導入、專題探索、討論互動,結合展區導覽,打造一場結合情感、知識與社會參與的深度學習體驗。

此次活動分為三大系列:「新家園的開始」、「與災害共存」與「未來防災進行式」,涵蓋家園重建、氣候災害、複合型災害、韌性城市建構、災後救援、永續發展等核心議題。觀眾可藉由參與不同主題的導覽活動,深入了解風災的全貌,也思考我們在當代面對災害風險的準備與回應能力。本次活動透過互動任務、敘事對話等形式,讓參與者不只是聽導覽,更能說出自己的記憶、感受與想法。期望讓莫拉克風災紀念廳不只是展示災害歷史的地方,更是活絡公共對話、連結社會記憶的場域。

活動免費參加,僅需依科工館規定購票入館即可。平日亦開放團體預約客製化導覽,歡迎學校、教師、社區與防災團體報名參加。

除了專題導覽活動外,科工館亦特別規劃「尋找希望之光-博物館實境解謎之旅」。本活動自即日起至10月26日,每逢週六、日及國定假日辦理,結合沉浸式劇場「重回莫拉克」、實境解謎路線與「超級神救援筆記本」DIY,讓觀眾透過遊戲化的方式走入展廳,在挑戰中理解災害知識,並親手完成防災筆記,留下獨一無二的紀念。活動適合國中以上民眾及學校團體參與,需事先網路報名。

此外,科工館亦持續推出「水保防災起步走」巡迴特展及相關教具推廣,將防災教育帶入更多學校與社區。未來更將透過跨代志工說故事、文物亮點展覽與數位化資源,串聯不同世代共同參與,推廣水土保持與災害防治的重要理念,進一步擴大博物館作為全民防災教育基地的社會影響力。

 

 

 

 

 

您也許會感興趣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