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懷舊×創新×公益】岡山眷村嘉年華,創意共榮

【懷舊×創新×公益】岡山眷村嘉年華,創意共榮

by 主流新聞網
                           129 人看過此則新聞

【記者 周志杰報導】

💡懷舊與創新的交響岡山眷村嘉年華啟動

身為多年專注於旅遊、文化與公益報導的媒體人,我在2025年10月25日一早,走進高雄市岡山區那條歷史深厚的空軍眷村巷弄,參與由「集來樂市集 × 聚商匯」主辦的【岡山眷村特輯嘉年華】。當晨光灑落在昭和風紅瓦屋頂、巷口的老樹與街頭藝人,自然交融成一場「懷舊 × 創意 × 公益」的絢爛盛典。活動於10月25日至26日在河堤公園(空軍眷村周邊)舉行,吸引近百攤文創、在地青農、街頭藝人、親子互動體驗及公益捐贈行動,成為本週末高雄的一大亮點。從重溫眷村情懷的導覽步道,到青農創生的市集擺攤,再到二手物品捐贈的公益平台,我的腳步即將在舊時光的巷弄中,串起一條屬於新世代與老時代共築的文化新路徑。

            

🎉眷村記憶走讀空軍巷弄裡的歷史與情感

走進岡山區的樂群村、協和村等歲月老眷村,這裡曾是空軍官校與眷村群聚的基地,紅瓦屋、矮房群、飛行場機坪的記憶依稀可見。根據相關資料,高雄 樂群村已於2023年8月由文化部核定為「聚落建築群」,為全市首例。嘉年華活動設有「眷村走讀導覽」環節,邀長輩分享昔日的機校生活與眷村文化,讓孩子在互動中認識基底,體驗人、地、記憶的連結。現場我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巷道中嬉戲,旁邊是手作竹編工藝攤位、眷村故事展牆、空軍闖關遊戲區,孩子們在笑聲中學習、長輩在歡呼中回憶。

工作人員指出,這不只是一場市集,而是「寫給地方的情書」:透過親子參與、文創創新與歷史講述,讓眷村從被遺忘的角落,轉變為城市中值得停留與共感的場域。

          

🎉市集創意 × 公益延續文創擺攤與捐贈行動共舞

嘉年華核心之一為市集活動:在地文創、特色青農、街頭表演不斷、童玩體驗區活力十足。主辦方指出,「集來樂市集 × 聚商匯」此次整合在地創業者、公益團體與創意品牌,打造「舊時眷村 × 新創意」的交會。

從文創手作品、青農友善農產、角色扮演童玩區、街頭藝人演出,再到攤商促銷、打卡互動,每個角落都充滿活力與創新。更值得關注的是公益面向:活動邀請民眾「帶愛來市集」,捐贈可再利用的二手家電或生活用品,由合作公益團體轉送至弱勢家庭與獨居長者。這場市集不只是消費平台,更成為社會溫度的傳遞者。

在攤位間與某青農創作者訪談,她談到藉由這種結合活動能把「產品+故事+環保」串起,讓消費者不只是買到商品,也得到一份情感,一個地方的認同。這樣的創意在地經濟模式,正呼應現代城市尋求「場域價值」轉型的趨勢。

        

🎉地方振興與平台共構社區共好城市共榮的新路徑

此次活動不僅反映文化傳承與創新融合,更凸顯地方振興與社區平台構建。主辦單位「聚商匯」為跨產業、跨城市的創業與公益平台,串聯全台分會,一同響應「利他共榮」精神。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讓岡山眷村有了盛會舞台,更提升整個市集活動的規模與鏈結效益。

對於岡山區而言,此次嘉年華是推動地方創生、強化觀光與社區經濟的契機。從眷村歷史場域出發,轉化為親子旅遊、文創交流、公益行動的場景,讓地方不僅有記憶,更有未來。政府與地方社團的合作,也讓活動從「節日亮點」走向「平台機制」,為社區留下經營模式。

在我觀察過程中,很多家庭並非從外部觀光視角來,而是真正攜家帶眷、在地居民也熱情參與。這種「社區參與感」正是城市活動落地的重要指標。若能持續透過活動累積人流、品牌與經濟動能,那麼岡山眷村將不僅保留舊日榮光,也成為新世代創意與生活方式的場域。

          

💡從記憶到參與從舊村到新聚落

當我走出岡山眷村、走出街頭藝人的節奏、走過捐贈箱前的溫暖目光,我體會到這場【岡山眷村特輯嘉年華】真正的力量:它讓舊日記憶有了新體驗,讓創意手作有了意義,讓公益捐贈有了場域。對於熱愛身心健康、關心社區公益的政要、企業與媒體人而言,這是一次值得參與、值得支持的地方實踐。

未來若能將這樣的活動從兩天化為常態平台、從嘉年華變為日常聚落、從親子體驗延伸至創業對接,那麼岡山將從眷村轉型為充滿活力的創生場景。當城市願意讓歷史參與當代,當社區敢於用創意擁抱變化,當公益成為市集的一部分,那麼每一場市集、每一次互動、每一份捐贈,都不僅是活動,而是城市與居民相互成長的共同旅程。

         

我邀請您:在10月25日至26日,攜家帶眷來到岡山區河堤公園,走進那段飛行年代的巷道、淘一份文創、參與一場捐贈,一起成為在地翻轉中的推手。一步步,讓這座城市的舊記憶,成為新世代的共創記憶。

您也許會感興趣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