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銀髮樂活 鳥松敬老活動彰顯關懷榮耀

銀髮樂活 鳥松敬老活動彰顯關懷榮耀

by 主流新聞網
                           132 人看過此則新聞

【記者 周志杰 林大銪 報導】

敬老風範 薪傳未來

今年重陽佳節到來之際,位於高雄市的 鳥松區 公所於 10 月19 日上午 8 時 30 分,在 高雄市立文山高中 學生活動中心舉辦「敬老暨鄰長表揚活動」,邀請年滿 65 歲以上(原住民年滿 55 歲以上)長輩參與。活動由長輩代表上台切蛋糕接受祝福,場面溫馨且具儀式感。主辦單位期許藉此弘揚「敬老尊長」的傳統美德,同時祝福長輩們「長壽富貴」,在社區中展現出老年生活的尊嚴與活力。這場活動不單為節慶聚會,亦融合醫療、健康、社會服務、公安宣導等多元面向,體現地方政府對銀齡族群的關懷與實質投入。以下將從活動內容、鄰長表揚儀式、政策宣導三方面詳述活動亮點與意義,最終回顧其長遠價值與挑戰。

       

活動盛況多元貼心 寿比南山

活動從早上展開,主辦單位安排豐富的服務與互動環節,讓長輩們在歡聚之餘,也獲得照護與資訊。內容包括:中(西)醫義診、施藥、針灸、理療整復推拿、義剪服務,還設有流感疫苗、新冠疫苗、老人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此外也有口腔黏膜檢查,以及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衛教部分涵蓋環保、社福稅務、警政交通、消防安全宣導等領域。為了讓長輩們動起來、樂起來,特別邀請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的專業教練帶領「銀髮族體適能暖身運動」,同時社區表演也上場: 仁美社區發展協會 二胡演奏、 財團法人玄光聖堂 快樂華齡組曲舞蹈,帶來阿公阿嬤們的健康活力。現場還提供精美宣導品,發完為止。

區長 盧雪紅 致詞表示,活動主題為「3 心 5 老 銀齡心生活~高雄卡幸福」——「使長輩開心、讓家屬放心、給長輩關心,並保障老本、照顧老身、結交老友、珍惜老伴及安全老屋」。從情感、生活、社交與安全四面向,打造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這樣一場融合健康照護、運動體驗、藝文演出與宣導服務的敬老活動,不僅讓長輩感受到尊重,也強化社區連結,提升銀齡族群的參與感與幸福感。

      

表揚鄰長

在敬老活動之外,本次也進行對地方鄰長的表揚儀式,從「特優鄰長」與「資深鄰長」兩大類別肯定其服務社區的貢獻。據官方新聞稿指出, 大華里 第 17 鄰的 吳美芳 鄰長是資深獲獎者,服務至今達 35 年;另有夢裡里第 8 鄰的 郭光雄 鄰長、大華里第 6 鄰的 林清雄 鄰長、及大華里第 24 鄰的 周䒚葦 鄰長則各服務 25 年。

鄰長為社區與政府間的重要橋樑,他們多為義務性質、不懈付出、默默在基層累積經驗與信賴。透過此一公開表揚,不僅肯定其奉獻,亦鼓勵更多居民了解並尊重這份角色的重要性。此外,透過與敬老活動同場辦理,也在敬老氛圍中強化社區治理理念:敬長與敬任並行、自治與關懷並重。鄉里治理不是抽象,而在於每位鄰長每日走訪、關懷、服務,累積起來成為社區韌性與溫度。區公所指出,目前已有 5 處照顧關懷據點、5 處 C 級巷弄長照站、3 處家庭托顧機構、2 處失智服務據點及1 處日間照顧中心。這些是長輩服務網的「實體配置」,亦與地方鄰長提供的在地資訊與支援形成補強。由此可見,鄰長的努力與政府體系的資源佈建相輔相成。

政策宣導與未來展望樂晚年 願長久

本次活動不僅是節慶,更是政策宣導的場域。區公所於現場推廣 「長期照顧 2.0」服務,提醒市民長輩或其家屬可撥打專線「1966」或洽詢本區衛生所(07-7333256)駐點長照專員。人口政策方面,以「婚育要把握攜手擁幸福,愛無分性別兒女皆是寶」;「租屋享補助家庭輕鬆住,無礙好環境長者樂安居」;「培育新住民數位零距離,延攬好人才厚植競爭力」三大主軸進行宣導,落實「樂婚、願生、能養」目標。另一方面,活動也提醒長輩們及其家屬在日常中重視防疫與安全:包括「巡、倒, 清、刷」防治登革熱;「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防範新冠病毒;秋冬居家用火、用電安全、交通路權遵守等。這些貼心提示,有助於提升高齡族群生活安全性。

從整體政策觀察,這類敬老活動已從「單純慶典」演變為「服務節點」、「治理節點」及「政策宣導節點」。區長盧雪紅指出,配合市府長照政策,鳥松區力圖建構完善的長照服務據點,延緩失能、失智個案歷程,並減輕家屬照顧壓力。這意味著:敬老不只是送禮、表演,更是構建「友善老年」城市之路。

未來挑戰仍在於如何從年度活動常態化為「在地長效服務」,例如:如何讓長輩在活動以外也能獲得關懷、如何深化鄰長與長照據點資源的連結、如何讓人口政策宣導轉化為實際行動。唯有如此,才能讓「尊老」真正落實於生活每一環節,而非節慶當日的光景。

在鳥松區這場集結健康照護、社區治理、政策宣導與節慶敬老於一體的重陽活動中,我們看見的不只是一場長輩的聚會,而是社區對銀齡世代的尊重與行動的具體化。長輩上台切蛋糕接受祝福,不僅象徵尊榮,也代表社會對年長者多年的奉獻致敬;鄰長接受表揚,亦提醒我們:基層治理是社區凝聚力的重要源頭。若能讓這些節慶點滴延伸為「全年支持」、「在地常態服務」,則高雄鳥松區將不僅是敬老的典範,更可能成為樂齡友善城市的示範。未來,只要社區、政府、鄰里攜手並進,「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或可成為這座城市的常態,而非偶發。

敬老,是一種態度;服務,是一項承諾。讓我們期待,這份承諾在下一個重陽節再次綻放、更上一層樓。

您也許會感興趣的新聞